第二十九章 话说形意忆陈真-《大医追梦》


    第(3/3)页

    原来,彭巳丁的父亲彭舒阴曾给他讲过李毅力,知道与师爷王者师都是缠闭门传人,不过李毅力师承父亲李定国,精于李家缠丝,现在听宋元龙讲,原来他还会形意拳。

    “李毅力是练缠丝拳的,但他也是形意大家朱国福的嫡系传人,是真正的形意巨匠!”

    “朱国福?”彭巳丁吃惊了,那可是一代宗师!

    “对,朱国福。”宋元龙讲道:

    “朱国福,形意八卦宗师!第一届国术国考的第一名!

    他幼从张长发习罗汉拳,继从马玉堂习形意、摔跤、弹腿等。后马玉堂引荐给师爷李存义、张兆东,又得二师爷的教授。

    返乡时,朱国福与同乡孙振川较技,遂深服振川之能,从振川习孙氏八卦拳年余。经振川引荐并持李存义之荐书,朱国福又拜在孙禄堂门下,习孙氏太极拳。后朱国福还从张玉峰进修形意、八卦及其散手。

    在1923年,朱国福受李存义之托,护送周孝怀南下。恰逢上海法租界举行国际拳击比赛。在友人介绍下,朱国福去看了几次拳击比赛,遂对拳击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开始研究拳击,并致力于使拳击之技法与形意劲、八卦步结合。

    不久,俄国拳击家婓益哈伯尔在法租界挑战各地来的武林高手,很轻松地战胜多人。哈伯尔因此而轻视华夏武术界,屡发挑衅性狂言。朱国福得知,异常愤怒,决定参赛。

    但因哈氏体重比朱国福重四十余斤,有关人士皆认为朱国福非哈氏对手。哈氏亦认为朱国福是在拿自己生命冒险,故要求与朱国福签订在比赛中打死勿论的“生死合同”,并进行了法律公正。

    赛前气氛十分紧张。比赛约订六个回合,并按拳击规则进行。

    开始前三个回合,朱国福按照自己事先拟定的搏击方案,先采取游斗之法,靠八卦身步之法使哈氏重拳频频打空。同时以刺拳消耗哈氏体力。不时趁机抓隙,击出几拳。因此三局结束时,以点数占优。

    至第四合时,哈氏动作已迟,朱国福以形意之整劲打出重拳,一下将笨重体大如熊的哈氏击倒在地;而后,朱国福越战越勇,又数次将哈氏击倒。至第五合,哈氏动作更迟,更是无力还击,最后朱国福终于战胜了哈氏。”

    宋元龙边讲,还边演示朱国福与婓益哈伯尔对打时使用的形意拳。周刚和张民在旁边看得是津津有味,听得是聚精会神。

    宋元龙说道:

    “在八十年代末,有人把朱国福的这段故事改变成电影《武林志》。”

    《武林志》?周刚和张民一听,这可是他们最喜欢的功夫片!

    当时小小年纪的周刚看见主人公东方旭打国大力士的时候,非常解气。原来电影《武林志》的故事居然是真的,只是把真人的名字朱国福换成了艺术形象东方旭。

    于是三人继续听宋元龙摆谈朱国福这个传奇的人物。宋元龙说道:

    “朱国福一战成名后,轰动华夏武坛,留在了上海。

    然而朱国福并未陶醉于胜利之中,他由此战中深感到体能的重要和西洋拳击的简洁实用。以后,朱国福常做拳击练习,并要其弟朱国禄来上海当自己的陪练。

    1928年,其弟朱国祯随孙禄堂老先生来到上海。朱国祯在孙老门下习练孙氏太极及形意三年有余,武功也不错。朱国祯到上海后不久就与其兄长一道进行拳击训练。

    1928年7月,由尚武团义办的中、日、美、俄大力士拳术比赛在上海北四川路月宫戏院举行。中方参赛者四人、东瀛五人、美洲五人、俄国一人。比赛结果,中方四人皆败,东瀛五人皆胜。

    比赛结束后,东瀛选手发表讲话,公开凌辱我中华民族。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三兄弟闻知此事后,决定三人联袂前往东瀛拳手所在的虹口寓所。

    到后,朱氏兄弟分别与五位东瀛拳手进行了交手,结果,东瀛五人全都败在了他们兄弟三人手下。后来,此事受到西北军首领的高度评价。”

    彭巳丁、张民、周刚直听得热血沸腾,宋元龙补充道:

    “这就是陈真闯虹口道场的原型故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