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罗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出版一份儿杂志。名字就叫做《摩托》或者《世界摩托》! 罗总,我都调研过了,别的地方不说,单就巴渝人都希望能够看到一本关于摩托车的杂志。 这本杂志不仅仅可以罗列品评全世界摩托车产品的优劣,而且还可以介绍摩托车修理知识,机械构造知识之类的普及型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向全国各大工科大学约稿...... 罗总,刚才的会议上,您不是说要成立宣传部吗。 其实那个部门的功能完全可以由这本杂志来实现。 .......” 罗立压根没有想到田耀祖竟然会滔滔不绝的向自己赘述了一个多小时关于创刊摩托车杂志的想法。 对此,其实从田耀祖开口说完第一句话后,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做好了打算。 要知道,足球领域有《足球报》,篮球领域有《篮球世界》,电脑方面日后会出现风靡一时的《电脑报》和《电脑爱好者》,汽车领域更会出现大名鼎鼎的《汽车之家》。 这些报刊杂志都对推动各自领域的知识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听完田耀祖的描述后,罗立便在田耀祖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其实这是你自己的梦想吧?”罗立微笑着问道。 田耀祖眼中闪过一丝尴尬,摸了摸头皮憨憨的笑了笑。 “一年一百万,去做吧。 不过我让你干的工作也不准落下。 那些照片请专业的人来拍,多请一些模特,最好是肤白貌美的。 再开一个车主故事板块,要有照片有故事,娓娓道来的那种。 讲述车主与摩托车之间的情感以及摩托车带给他们生活的变化。 还有那些车主骑着摩托车的旅行游记......” 罗立向田耀祖提出了一点儿突然想到的建议。 这些建议都是后世《汽车之家》论坛上最吸引大众眼球的内容。 没有人愿意看那些干巴巴的广告词。 大家愿意看到的,都是一位位和自己一样平凡的车主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旅途。 “耀祖,杂志的名字我看就叫《速度与激情》吧。毕竟今后我们可能会生产的不仅仅是摩托车。 而且这本杂志要以中立的态度来办,不要让别人发觉这是太阳花摩托车公司办的杂志!” 罗立与田耀祖在结束这场关于广告的讨论前,向有些恍惚的他认真的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