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学医痛并快乐着-《大医追梦》


    第(2/3)页

    代联波先做了开场白。

    他讲道,学习无他,首先是要对医学事业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医感兴趣之后,学习才会更积极主动、更快乐的去学习。因为这些医学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很枯燥,不像文科。而对医学事业感兴趣的学生,也更有可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代联波边讲还边举了一些例子,把同学们兴趣也提起来了,一时很多同学觉得学医也没有那么枯燥,还是很有乐趣的。

    代联波继续讲,其次是要有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态度。他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好的态度是学医成功的关键,学医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是学医的禁忌,一定要踏踏实实、坚韧不拔地去对待医学学习。

    另外,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习时间较长,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有些同学还想再用三、四年考取博士,追求更好的发展,这样一算,学医至少需要十一年,当然,读不读研究生和博士完全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代联波还给大家提劲,说学医还需要勇敢无畏的品质,在医科大学,有关大小白鼠、牛蛙、家兔等动物的医学实验并不罕见,有时候医学生还需要拿自己或同学“练手”,这些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毕业之后从事医学事业时,小到打针输液,大到拿起手术刀接一台手术,没有一定的勇气怎么能行?

    最后代联波热情洋溢的结尾,你们或许只看到了学医的艰苦,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学医“路漫漫其修远兮”,医学生们要做到“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一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似乎同学们恢复了学好的信心,尤其是那些补考的同学,即便是方岚也好像洗掉了萎靡不振。

    接着上来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同学,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名叫黎万春,继续给大家鼓气,他讲的题目是《学医之路,痛并快乐着》。一上讲台,他就用洪亮的声音讲道:

    “学医之路,痛并快乐着!

    我学医四年多以来,所学所见所闻,太多,太多!既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但我最终的感悟是:学医之路,痛并快乐着。

    记得自己高考填报志愿时,也不是不知道学医之路漫长而又充满艰苦,从医之途辛苦而又充满风险,不过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还是选择了医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自己的向往,家人的期盼。但即便如此,内心深处仍然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充满迷茫和好奇。

    那时二十岁的我,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还有丝丝不安,来到医科大学。还记得开学当天,领取物品的时候,居然有白大褂和听诊器。我心神一颤,原以为很遥远的医学生涯兀地浮现在眼前,这一切似乎来得突然,让我诧异中夹杂着小小的兴奋。

    还记得当时参加医学生誓词仪式时,第一次穿上洁白而纯洁的白大褂,觉得自己挺有医生范儿,非常激动!特别是宣誓的时候,幻想着自己有一天成了受人尊重的名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心中澎湃不已。

    很快,步入了学习正轨,整个大一开的医学专业课也不多,还像在高中一样要学习物理、化学和数学。但开学之初,很多人学习都相当认真,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在这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养成了自觉上自习的习惯,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

    每当晚上上完自习回寝室时,我总是喜欢听听音乐,看着稀少的路人和幽暗的灯光,感受大学的宁静,低头想想自己的心事和理想,心中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虽然从教室到寝室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这短暂的时光却是我一天最欢乐的时候。

    每天的生活看似枯燥而单调,繁忙而苦闷,但却像一杯放糖的咖啡,苦中有甜,甜中有喜,痛并快乐着。

    忘不了解剖实习时,为了珍惜最后难得的机会,我们放学之后留在了实验室里,硬是边摸着尸体边翻课本,从头到脚复习了一遍又一遍。

    即使是戴着口罩,还是感觉鼻子不舒服,眼睛也被福尔马林熏得老流眼泪,喉咙也是涩涩的,起初吃饭都不敢买肉,一看见肉就想到解剖的尸体,就会干呕,但现在想来,只是一抹抹回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