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三绝老人的传奇-《大医追梦》
第(2/3)页
所以说,袍哥其实就是江湖组织。
在袍哥大爷赵锦才的领导下,袁志阴和李毅力哥俩自然吃起了江湖饭,过上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在旧社会,自有一些不情不愿的故事。人在哥老会,身在江湖,其中的血雨腥风、酸甜苦辣自不必说,常常身不由己。
杨松林说,尽管当时李毅力叱咤风云,但李老师并不喜欢那样的时代,他常常会接到一些命令,去打一些莫名其妙的架。起初李老师觉得义气,后来觉得无奈。
这样的生活,别人也许会觉得风光,但李老师却厌倦了,师兄弟们请他讲讲当年袍哥的事情,李毅力老师都不愿讲。只是偶尔给弟子们介绍当时的江湖黑话,如“点水”(出卖同伙)、“划盘子”(毁人容貌)、“散眼子”(散漫无组织)、“臊皮”(伤了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无法无天的人)等等。
杨松林说李老师额头有个刀疤,那应该是他当年江湖生活的见证,可见虽然风光,其实也很险恶。
在江湖的岁月,李老师当时尽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过着潇洒的日子,但李毅力人在江湖漂,豪侠英雄胆,打抱不平事,义举却不少。他颇富有侠义精神,时常抱打不平,为弱小市民出头。
一次他在一个电力厂教人练武,一个工人的孩子得罪了权贵,警察来抓这个孩子。他母亲护住儿子不让当时的警察抓走,警察便将这位母亲也要抓去。孩子的母亲当然不同意啦,于是警察就扭打该母子。李出面劝说和阻止,四个警察蛮横不讲理,又来抓他、打他。
李毅力就火了,用手轻轻一挥,那几个警察立马东倒西歪,有两个连钢盔帽子都全掉在了地上,后来几个警察见他武功高强,就灰溜溜的跑了。
还有一次,为了保护一位卖豆芽过河的农民,李毅力看不过眼,也再次仗义出手。当时船夫很凶,将农夫的豆芽倒进了河里,不赔反而还要打农夫。
李老师见了实在气不过,上前阻止。船夫自恃练过多年武功,江湖黑白两道都要买他的面子。而这个瘦小伙子居然不识时务,敢来架樑,真是太岁头上动土。
船夫二话不说,抡起船桨一个“力劈华山”向李老师打来,只见李老师双手一抬,一个缠丝拳的“前引手”,当场船夫两颗门牙落地。
船桨是何等的沉重,船夫凭一只船桨打遍长江无敌手,而这个小伙子轻松就破了自己的无敌桨法,船夫知道遇见了高人,见势不妙,强忍牙痛,立马认赔服输,并许下承诺,今后不得再欺负人。
李毅力只得作罢,劝其好好做人!
后来渝州解放了,哥老会也随之解散,李毅力也宣告“失业”。脱离了哥老会,李毅力并没有失落感,反而获得了新生,过上了心情愉快的生活,先后在白市驿、中兴路、和平路开办骨伤诊所,从事医疗工作。
这段时间李毅力虽未金盆洗手,但也淡出了江湖,专心练武和从事医学研究。
在第一届民族运动会上,他和师母魏效侯做搭档,武当对剑,又和师父赵锦才上演“九步十三刀”绝技,即空手夺大刀,技惊四座,抱回了金质奖章。
运动会后,省体委调他去做武术教练兼武术运动员,后又到成都体院任教。在体院,李毅力又跟郑怀贤深造了形意、太极、八卦和骨伤科,并培养出大批武林俊杰。
杨松林说,当时他就在体院读大学,李毅力是他的班主任,另外还有一位著名武术教练邓昌立,虽然年龄和他相仿,却是他的辅导员,所以李毅力是他名副其实的恩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