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忍不住叹道:“眼下名门之后,也不乏钟灵毓秀,但如你这般年龄而有此早慧者即使儿郎亦极稀罕,生为女子委实可惜,若是儿郎,你之祖母爷娘必定喜不自禁。”其实袁氏真正惋惜的是眼前这幼女是庶出,仔细究来还是婢生女,即使生于大望之家,将来也无非就是那样罢了,若换成是她,一庶女强过亲生女儿不知多少,心中难免会生芥蒂,哪容此女在外张扬才智,顶多好好养大许以恩抚,将来配个家境一般却有培养价值之俊才,使其为家族助力足算贤良。 也就是因为柳小娘子并非王氏女,袁氏作为旁观者才生怜惜,这时见女孩黑漆漆却甚灵动的眼睛那般孺慕仰视,一颗心更是柔软,不自觉伸手将女孩搂于怀中,又触了触孩子尚短不足总角的垂发,话就说得“有失本份”了:“世母是为你好,这般聪慧灵秀之智,待回到京都还当收敛几分,你之嫡母出身名门大望之家,本负傲气,历来就有些矝傲,你在她面前,伶俐讨好着些,千万莫与姐妹争强,之于那姚姬,倒不用忧虑,依你嫡母那样性情,容不得她败坏柳氏家风,之于你落水一事,世母会为你讨回公道,你在嫡母面前可不能搬弄唇舌,省得被误解。” 柳小娘子款款一笑,搂了袁氏的腰撒娇:“多谢世母提醒,更谢世母慈爱。” 然而她心里却想,袁氏这番话看似周全仗义,实则大有机心! 不说当一孩童之面,强调将来嫡母不好相与是个怎生心态,且说那“讨回公道”之辞,无非是因这番同行,结果导致意外,袁氏作为“责任人”之一,道明仔细原属应当,这番话说来,却似占了多大人情似的。 早先见袁氏虽然将姚姬不闻不问,自登车以来,实为心不在焉忡忡于面,分明还是被姚姬那番威胁震慑住了,生怕那个什么元贤妃……之于此人,柳小娘子并无了解,因她中毒身亡之时,当今天子除她这一后之外,竟是四妃空悬,便连眼下“本身”之姑母,擢为贵妃之柳氏,当年也不过九嫔之首昭仪而已,这位元氏当时并未入宫,可姚姬胆敢将这元贤妃作为威胁,还让袁氏如此戚戚,那颇得圣宠之说想必也确有缘故了。 袁氏分明是不愿得罪宫中贵人,干脆将事情摊明,得个大义周全的名誉,把烂摊子交给柳家自去处理,说简单点,便是让姚姬直接与其主母萧氏一决高低,不再纠缠袁氏这一路颇多冷待。袁氏这一手,既维护了她大望主母的尊严,再不动声色祸水东引。 另外,倘若柳小娘子这副身体当中没有住着个勘破世情的灵魂,难保不会对袁氏感恩戴德,说不定,还会被人利用。 尽管王七郎本身才德兼备无可挑剔,但遇见这么一位婆母,小表妹柳蓁将来可有得煎熬了。 不过柳小娘子倒是不怎么厌恶袁氏,说到底,虽然此人有些居心,不过诸多行止对她眼前处境而言也还算有益,尤其那句不可与姐妹争强,也算诚心叮嘱,更何况将落水一事诉明,于她更有益处。大望之家子媳,享受荣华富贵之余,当然也会身担重责,机心果辣理所应当,袁氏是王家妇,自然不可能要求她事事以柳家为先。 但一想到小表妹…… 最后一次相见,还是在祖父寿宴之上,固然是在裴郑遇祸之前,小表妹却近及笄,但依然骄矜豁爽,毫无机心。 不知三年过去,境迁时移物是人非,小表妹柳蓁是否有所长进,如若一如当初,怕是会受袁氏压制小瞧呢。 柳小娘子暗中是百转千回,脸上却没泄露半分,一番“感恩肺腑”撒娇之后,她又提醒同样心思百转的袁氏:“十五娘就这么睡了过去,怕遭寒凉。” 袁氏这才留意到女儿大大咧咧的不雅睡姿,瞧见颠簸途中仍然竭力端坐的柳小娘子,顿时羞恼,本欲斥醒女儿,却见柳小娘子倾前,竟为婢女之事,替女儿搭上狐裘,想到同行日长,虽自己对这女孩诸多疼惜,但这孩子在自家及其闺女面前从来谦恭,不由更生喟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