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股兵力在平原地带碰面,没有预想中的排兵布阵。 都是步兵,又都在平原,玩什么工事,直接冲杀。 以轻机枪开路,迫击炮掩护,就突出一个遭遇战的火力凶猛。 如果打正儿八经的攻防战,这是小鬼子比较擅长的套路。 以火力掩护,随后步兵冲锋,基本能搞定所有的防守战。 但这种遭遇战,非常适合轻火力占据优势的国军部队。 捷克式轻机枪算是少有的,能够压制鬼子轻机枪的武器。 而九十二重机枪,射速慢,精度高,沉重不利于转移。在遭遇战中,重机枪的发挥能力有限。 重机枪就得是正儿八经的布防,安排十几个人伺候它,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 突然遭遇,就看双方的士兵综合素质了。 火炮方面, 张岚清手上配备了迫击炮连,鬼子这边是2门步兵炮,2门山炮。 其炮兵还没开动,便遭受到了猛烈的炮击。 在交火的瞬间,迫击炮的速射火力便落在了鬼子的脑门上。 没有丝毫的犹豫,更没有任何的退缩,迫击炮连续灌,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砸向鬼子步兵大队。 “冲上去,包围它们,干掉鬼子。” 三个营分别从正面及左右两翼进攻,士兵猫着腰拎着枪,三五一组。 靠近之后,先以手榴弹开路,随后举枪射击。 这一连串的操作,直接给鬼子揍得够呛,脑袋晕乎乎的。 迫击炮的杀伤力着重体现于遭遇战,趁着鬼子防备不及,灌输最凶狠的火力。 如果等他们挖好了工事,摆好了姿势,一枚小小的迫击炮弹能打出啥作用来? 即便它是曲射火力,对工事类也乏力。 佐藤大佐还没发挥,发现敌军的士兵已经冲到百米左右了。 明晃晃的刺刀上膛,准备白刃战。 四股兵力触碰在一起,立马陷入了混战。 三面遭敌,人数更是有巨大的差距。 一个步兵团小三千人,主战兵力两千多人,冲击鬼子的步兵大队。 还是抽掉了四分之一兵力的独立步兵大队,一波就给他冲的妈都不认识了。 举着佐官刀的佐藤,还是没下达任何有效的作战命令,被冲过来的士兵,抬手一枪干掉。 子弹打穿了脑门,在钢盔上穿了个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