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瑶光这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了城气势比太妃带她出游那次也不差什么了。 队伍很长不说还有不少人步行行进速度就慢得很。 天色渐渐亮了还有很多围观群众就走得更慢了。 瑶光暗想端王跟他哥这一对瘪犊子搞这么大阵仗是不是为了让我今后断了再找男人的念头啊? 妈蛋。没防到他们还有这一招。 我要是安安静静去了灵慧祠,过上几年没准真能再找个道侣,或者还俗呢,这弄得世人皆知我是为安慈太后祈福去的,谁还敢勾搭我呀? 不过,她的愉快振奋并没因此打折得陇望蜀嘛,谁都会的。现在先把陇得了再说。只要完成出家的一套程序正式过名成了灵慧祠的弟子,那我可就跟端王良娣这身份永远拜拜了。 至于今后,嘿嘿谁说我一定要待在京城了?我这身体的曾祖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冒险家没准将来我也出海搞搞殖民地呢?到时候大周,拜拜我就愉快地做土著女王了!身边围绕一群穿着叶子裙的土著小哥哥……噗。她想着想着笑出声了。 瑶光天生有一份积极乐观,不是这样也不能在翻船了之后和成群的鲨鱼游了两星期泳也不放弃求生。 队伍好不容易出了城,瑶光看看手上的腕表都已经快九点钟了!她出门的时候可还不到六点呢。 她郁闷了一下,想到自己这时坐在八个轿夫的肩膀上,队伍后面还有一群挑着她的“嫁妆”的挑夫,人家可比她累多了。那还抱怨个毛啊? 轿子是前一晚就送到王府的。紫翎给瑶光提前收拾了一个包袱,里面有吃的,喝的,香脂靶镜眉笔口脂,还有速写本碳条瑶光自制的油彩棒等等,让斓曦苑的婆子送到二门,叫个小厮放在轿子里的脚踏下面,这时取出来,胡乱画上几笔,打发时间正好。瑶光打算以后画一幅长卷:瑶光出家图。 龟速行进的队伍到了城外大约两三里的地方,停在了一架凉棚前。 这座凉棚用松柏翠枝搭成,门拱两侧摆着若干花盆,盆中是各种时令花卉,离棚子几百米远的地方就一对一对扎着彩旗,瑶光一看,我去,这是古代的临时休息站啊。 轿子停好,彩棚中早有一队宫女等着了,她们扶瑶光下轿,引她进了彩棚,里面设着精致的帐幔屏风,跟现代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一样,重点是洗手间。 过了一会儿薛娘子、竹叶等人也来了,大家上了厕所,活动活动酸麻的屁股,吃点东西喝点水,聊会儿天再继续上路。 走了大约三四里,到了第二座休息站。休整完毕,再出发时瑶光的轿子换成了马车,步行的宫女们也上了车,她本以为这下速度该快起来了吧?呵呵。他们在第三个休息站又停下来了。 瑶光暗中约莫,要是这样,那大约每隔三里多就有一个休息站。 她这队人马是每站必停。 停就停吧,这是使用人力畜力的年代,没理由不让人家换换手的。 这才知道当初太妃带着她出游时为什么叫轻车简行了。 就这么停停走走,到了中午,队伍停在一座彩棚吃了午饭,宫女们请瑶光小睡片刻。 瑶光想想那些步行了很久的人,就在屏风后的卧榻上躺了一会儿,斜靠在引枕上画松柏枝搭的彩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