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宏没有询问刘辩要怎么打赢,毕竟打仗从来都是赌,赌能打赢对方,没有谁敢说自己一定能赢。 但是三军听令才能打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一名主将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手下听从自己的军令。 而现在刘宏就是在问刘辩怎么让将士听从他的命令,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领兵作战无疑就是在送人头。 “粮草齐备,兵甲充足,将士自会听命。”刘辩肃声回道。 “无论是谁领兵,这些东西都是足够,大军还没穷到那份上,朕也不会让大军饿着肚子去打仗。”刘宏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赏罚分明,军令如山,将士自会听命。”刘辩接着说道。 “你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他们也担心你不分清白是非,白白赔上自己的性命,他们是去拿战功的,不是去送命的。”刘宏再次反驳。 “太子亲征,平叛镇乱,将士自会听命。”刘辩将目光看向刘宏。 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的身份,储君也是君。 刘宏看着刘辩久久不语,他的好大儿已经给出了他能领兵的三条理由,他也认同刘辩的说法。 十三岁的小孩? 那是万乘之尊的大汉太子,是未来的天子,谁敢说其不行?如果未来天子不行,那他还怎么统治这个国家? 只要三军听命,那么至少就有了打赢的可能。 刘宏看着刘辩许久,还是站了起来左右踱步。 “若是皇甫嵩的意见与其他人相反,你会怎么做?”刘宏停了下来,转头看向刘辩。 父子谁都明白,刘辩从来没有统兵作战过,皇甫嵩是实际的指挥,但是刘辩才是大军的主将,最后的军令都是以刘辩的名义发出,不可能让皇甫嵩代劳。 如果出现皇甫嵩与其他人意见相左,那个时候就得刘辩做出决断。不然刘辩去了也白去,最终的军功还得落在皇甫嵩头上。 “皇甫知兵,儿臣视之为师。”刘辩没有直接回答刘宏的问题,但是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太子不可能完全按照一名臣子的意见来做事情,不然就成了臣子的应声虫,这对太子的威望是极大的打击,别人也会轻视太子,觉得太子就是臣子的傀儡。 而太子可以向师傅提出疑问,师傅也得回答太子的疑惑,太子最后再根据师傅的解惑做出决断。 刘宏点点头,他对刘辩的回答很满意。 第(2/3)页